
公開養殖情況
海洋生物的養殖情況會透過養殖日誌、月報、直播影像等方式,即時而廣泛地宣傳資訊。
目的

以「視覺化形式」呈現釋放水之安全性
關於 ALPS 處理水的海洋釋放,我們將進行海洋生物的養殖實驗,並透過「視覺化形式」的方式展示,以傳達排釋放水的安全性。
養殖情況的結果
比目魚體內的氚濃度測量結果及考察
自由水型氚(FWT):在生物體內以水形式存在的氚
有機結合氚(OBT):在生物體內與碳等分子有機結合的氚
- 製作測量結果圖表時,已去除低於檢測極限值及疑似混入雜質的資料
- 過去在下述文獻中,亦有相同分析結果的報告。
(公財) 環境科学技術研究所 「平成21年度 陸・水圏生態系 炭素等移行実験調査報告書」
【影片概要】

- 比目魚體內的氚濃度
不會達到飼養時使用的含ALPS處理水之海水的
氚濃度以上濃度。
【氚吸收實驗】 - 一定期間內,會保持與飼養環境之海水約略相同的濃度。
【氚吸收實驗】 - 其後將比目魚放回一般的海水中,
比目魚體內的氚濃度即隨著時間推移
迅速下降。
【氚排出實驗】
蓄積或濃縮於比目魚的體內。
- 鮑魚及海藻亦呈現與比目魚相同的結果。目前正在進行比目魚的OBT濃度實驗。
養殖實驗概要
在養殖實驗中,將在「一般海水」與「使用海水稀釋後的ALPS處理水」這兩種環境下養殖,並比較兩者的繁殖狀況;此外,還會確認「使用海水稀釋後的ALPS處理水的環境下養殖,生物體內的氚濃度會在一定期間內達到平衡狀態」、「氚濃度不會超過生長發育環境」。
-
將棲息在福島縣近海的比目魚、鮑魚、海藻選定為養殖生物。
養殖生物[ALPS處理水開始釋放入海前]
- 魚類
- 比目魚(幼魚)800條左右
- 貝類
- 鮑魚(稚貝)800個左右
- 海藻
- 馬尾藻 數公斤左右
-
请注意放射性物质的操作处理,在封闭循环式※的环境下进行养殖。
-
測量、評估所有養殖生物的氚濃度等。
養殖實驗的環境設定
-
一般
海水 一般的海水 [採集核電廠周邊的海水] -
條件1 使用海水稀釋後的ALPS處理水[氚濃度:低於1,500貝克/公升]
由於海水稀釋後的ALPS處理水中的氚濃度運用目標值低於約1,500貝克/公升,將氚濃度調整為低於1,500貝克/公升。
-
條件2 使用海水稀釋後的ALPS處理水 [氚濃度約為30貝克/公升]
由於擴散模擬的釋放隧道出口周邊氚濃度約為30貝克/公升,因此調整為約30貝克/公升。
-
參考 排釋放至環境的水[氚濃度低於1,500貝克/公升]
開始排釋放入海後,即使用排放至環境的水(氚濃度低於1,500貝克/公升)進行養殖實驗。
養殖實驗情況